12月29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洪波受邀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第二次活动分享了以“人脑与智能的进化”为主题的前沿讲座。上百名清华校友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六,齐聚主楼后厅,沉浸于对智能的探索。
活动现场
出席嘉宾
出席学习日第二讲的嘉宾有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院长刘震、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崔剑、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王丹、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郎晓红、教育基金会戴勇。
活动签到
领取资料
洪波提到陈寅恪先生曾说:“我讲课三个特点,别人讲过的不讲,书上有的不讲,我讲过的也不讲”。他笑着说:“我今天的报告努力以此为目标,但是达到陈寅恪先生的要求太难了。”他表示:“这次讲座并不是严谨的学术论证,而是给大家带来关于智能本质的新的思考角度。” 他以上下两节的课堂形式将校友们带回校园学习的情境中,开始了本次讲座。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洪波
讲座上半节以生物智能与人脑的进化为主题,将时间尺度拉到数万年直至地球生命起源的数十亿年历史中,探查作为生物体的智能是如何演进的。他借鉴《生命3.0》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薛定谔的生命负熵理论,旁征博引,将物理、生物等学科精要带入其中,将地球上的智能之所以会持续从1.0进化到3.0阶段,理解为智能体始终以减少内部熵为目标,即在结构和功能上越发有序。运动和语言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生物脑中世界模型的有序性,使智人在生命2.0阶段脱颖而出。而在未来生命3.0阶段,智能系统不仅可以改变软件,也可以改变硬件,甚至可能脱离碳基生命而以新的生命形态存在,智能进化将掌握在智能生命自己手中。
讲座下半节从过去一百年脑科学的发展切入,洪波与大家主要探讨大脑如何构建世界的模型来应对不确定性。人脑的运行分为细胞层次、环路层次和网络层次,通过科学实验、视频和图解等方式为大家讲述了大脑是如何处理环境信息,产生认知与行动的。人工智能起源是对人脑的模仿,过去70年两种智能的互动催生了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他创新地以儒、释、道三种风格生动诠释了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三大方向——结构机器学习、统计机器学习和神经机器学习,评述了大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院长刘震为洪波颁发荣誉奖牌
面向未来,智能科学如何突破?洪波引用MIT校长拉斐尔·莱夫(Rafael Reif)的话,便是了解人类智能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向人脑学习制造出更智慧有用的智能系统造福人类社会。他认为清华成立脑与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动学科交叉,便是沿着这条“脑与智能融合发展”之路前行的。
校友提问
最后洪波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送给校友们并结束本次演讲。他说:“这首诗是我今天报告的思想方法,登高望远,努力把智能问题看得更透彻。”
现场交流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以及校办、继教处、在线办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2018年11月25日开启了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将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将开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学习日活动第2讲。“清华校友学习日”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和氛围。全新的2019年,期待更多校友关注和参与。(供稿:合作发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