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教授与来自机械系、生命学院、新闻学院等院系的13位在学校或院系学生会工作的同学,以线上视频会议的方式,开展了主题为“以生活而教育,因疫情而成长”的“开放交流时间”活动。图为杨斌与同学们分享交流。(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教、育、学一解
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
在与许多教育同道、教学同好交流时,关于深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我常从四句话谈起——
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ive is also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earn is also what we need to learn.
为啥是英文句子,因为头一句是我当初学习哈佛案例教学法时听教授说的英文,后来我也一直用在我的各种课程大纲的理念篇中,再后来又反复琢磨,就凑出了四句。
如果要说成中文,并刻意区分出其中的“师”和“生”来(其实并不必须是学校中的师生角色,甚至不必是师生角色),那就是——
师如何教,亦师所教;
生如何学,亦生所学;
生如何活,生学良多;
生如何学,亦师应学。
第一句,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内容之外、知识之上、过程之中,“身教”所体现出、传递到的价值,包括教学组织,是独角戏、单向还是大家都有机会参与、贡献,是我出题你回答、真理尽在我掌握,还是开放探索共同创造,是鼓励团队的形成与共赢,还是激赏明星无视大众,其中都内嵌着品格、价值观和能力因素。
第二句,则是说学生要进行二阶学习,从知识反刍升华为方法论和框架体系;毕业生做了科学研究论文,其实也应该再做一个关于科学之道的反思与总结;学了一门功课,一个学年,甚至全部学程,要让自己的打鱼的直接经验上升为我的独门“渔经”或者“打鱼心经”,帮学生成为一个擅长打鱼、热爱打鱼的渔者,而不是一个承载着知识的容器(学生可不是那个晚上回来鱼满舱的舱啊)。
这个区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也反映出对于学校教育本质的理解上的层次差别(猎枪而非只是干粮,或,干粮、猎枪而到猎人)。
知之不若好之,好之不若乐之,对于学习而言,“之”不是具体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本身,是能学,更爱学并沉浸于学之福流的意思。
第三句,强调校园生活(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生活)、非课程环节对学生发展的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育人不能分割德智体美劳,教育更要统合校内外课内外。
好的教育项目、院校体系设计中,不仅要有先进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更要有与之同频共振的co-curricular和extra-curricular的设计。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要融合形成某种拧麻花的艺术,这部分的核心是“育”。课堂上教师如果能信手拈来学生正遇见正纠结的生活中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所用,课后的活动如果能够延续课程中所学并活用之,这会构成更整全有力量、也更润泽成长的教育体验。
与“生如何活”有关的育,虽然没有课表作为依循,却也有其关键线索,是三个C打头的关键词:
一个是从教育者的视角,如何把握火候时机发挥catalyze的作用,这个词有魔性,老让我想起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奇幻旅行,显然也把握住了育人定要发生化学反应的“神秘”本质;
第二个词是cultivate,我想起了《小王子》里头在玫瑰身上发生的tame(法文是叫apprivoiser);中文把cultivate叫做树人或者栽培,中文把tame译成驯化,总觉得多了种也许不该有的居高临下,少了一些必会在里头的欢喜与甘愿;
第三个词是crucible,熔炉经历对于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如赫胥黎所说“经历并不是你所遇到了什么,而是你如何对待它”,育当然是希望育成,但也完全可能在离开学校时仍然没有破茧,但这一关,总得经过。
第四句,则描述了我的一个观察,那就是对于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成效、学习心理与行为等等诸多“生如何学”的学问,教师没有过系统性地准备、训练和提升,而只是靠着从自己过去作为学生时的经验来估摸今天的学生,或是靠着在工作中的摸爬滚打、日积月累换来经验(和教训)。
对教师来说,这相当于“不成功便沉沦(sink or swim)”,靠单个教师的悟性和幸运,一旦解决得不好,对师与生,都会造成很长时间的很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拿出管用的办法来系统解决。需要有全覆盖的培训提高,或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做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但也需要教师以初学者身份认真地补充跟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关的知识基础、理念框架,这种知识、理念应当有一定体系性,并与所在院校和环境吻合。
实事求是地说,今天努力去做一名对学生的为人为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好教师,教一门学生到了人生中年后回味认可的好课,除了在本学科领域尖端钻研拿到博士学位取得教师资格之外,也许还真得“兼修”一个“学习科学”的硕士学位(有无学位再说,真知灼见须有),这该是教师的入职入门的必修应会。
许多我们脑子中想当然的关于学习的大路认识、感性经验,真是经不起证据、科学的推敲,要想不“误人子弟”,我们要反躬自省、学习“学习”。[1]
这四句话,虽然开头就是teach,是个教字,但是其实,说的却是更宽意义上的教、育、学,不仅教外有育,教中也有育;不仅学来自于教,学还来自于学本身;学生不仅受教育于师,更受益于育,受益于富含着育的生活;当老师,办学校,做好一个知识工作者,经营好一个知识型组织,需要理解:不只是学科意义上的专业才是知识,教、育、学本身就是大知识、大专业、大学问。
教、育、学更平衡、同促进,会让校园中的人都成为主体,校园中的经历都是在学习,不仅目的地(学分、毕业)标志着长进,过程(journey)中更是收获满满、成长多多。
所以,面向未来,老师要融会贯通教、育、学,做好教师(teacher)、导师(mentor)、学伴(co-learner)等角色;学校要统筹建构教、育、学,成为学生们求知的殿堂、成长的熔炉、创造的沃土。
[1] 以上部分,原文脱胎于杨斌教授为湛庐文化《如何学习》(How We Learn,[美]本尼迪克特·凯里著,王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中文版所作序言,此处做了一些扩充、改动。
来源 | “ 一读EDU ”微信公众号
转载 | 胡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