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赋能——继教学院召开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
2021.05.22

16806C2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2021年5月20-21日,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新形式,政产学研各届代表共济一堂,相聚在美丽的广东东莞松山湖畔、相聚在云端,成功召开“2021新时代继续教育论坛”。论坛围绕新时代继续教育“创新、融合、赋能”,共同定义新时代继续教育的新愿景、新使命、新策略。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教授以远程的方式作开幕致辞。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陈溪华作开幕致辞。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等7位来自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创新、融合、赋能”的主题,各抒真知灼见,分享前沿理念,传播最佳实践,共享思想盛宴。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主持了论坛。

论坛由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席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广东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华为中国政企人才发展部协办。来自全国各地党政部门、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的1万多名代表参加了线下、线上论坛。21日上午论坛组织部分线下参会代表赴华为松山湖园区对标学习华为公司最佳人才发展实践。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

郑力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四十年来,清华大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磨砺自强卓越的精神底色,积淀行健致远的自信自觉,凝聚起继续教育创新引领的强大力量。

自强创新始终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塑造继续教育未来的不竭源泉。融合的继续教育就意味着大学要打破物理边界,让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产业之间有更加紧密的合作,让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经济;融合也意味着继续教育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以跨学科视角为产业人才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融合还意味着继续教育要推动教育变革、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赋能”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继续教育的意义、价值和使命所在。

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全新学习生态中,大学应该既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也是终身学习资源集聚和专业服务的实践平台,是一种基于“产业、行业、专业”的学习生态。大学继续教育应强化集成创新者的角色意识,把学校、社会和产业等各种教育要素集聚整合,价值再造,贯通衔接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让教育成就每个人梦想的同时赋能组织,创造价值。郑力希望本次论坛对新时代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更具全球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思想和举措,为建设更开放、更融合、更具韧性的高质量继续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陈溪华

东莞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陈溪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产业经济要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需要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功能,加强政府、产业与高校的合作,结合个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继续教育形式,促进人的价值提升,以人的能力提升来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松山湖的产业、企业人才也需要坚持不懈地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说:中国的继续教育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继续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新阶段继续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是一种思想的教育,要从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思想的提升,用新思想指导我们学习与应用知识。

“思想就是力量”,继续教育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不仅要培养能力、要有新的知识,同时要更加强调思想的培育,注重思维方法的训练,这是继续教育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格局,体现新理念的要求。应该通过我们思想、观念的激荡、创新,真正地完成从0-1的突破。这种思想的培育和思维的训练,在继续教育中至少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视想象力的培育,二是加强对趋势和周期的认识,三是注重价值观的塑造。思想的力量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思维的训练也是继续教育在新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与重要任务。

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院长刘震

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院长刘震从分析“继续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和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区别与联系入手,提出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继续教育的使命和目的,要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贯穿到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中、融入到学习体系中。要打破“继续教育只为赚钱”的迷思,避免继续教育的“异化”,坚持社会责任第一,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中体现继续教育的价值和使命。思考继续教育的未来,要关注继续教育发展环境的三个变化:一是人的变化,二是环境的变化,三是理念的变化。特别是要把握好信息时代及疫情后带来的人的学习行为的改变。继续教育未来要不忘初心,回归教育,创新学习。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体现个性化、定制化、模块化、智能化、终身化等特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马国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党委书记马国刚从国家“办好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总体定位出发,分享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立足行业、服务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特色发展为驱动”,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开展继续教育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提出“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继续教育是名校之窗”,很好地阐释了继续教育在高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还分享了“战略合作”模式、“政企传动”模式、“企企同堂”模式、“校外基地”模式、“企业学堂”模式、“诊断咨询”模式等六种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对办好继续教育具有很好的示范借鉴意义。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理事长王安民

王安民研究员介绍了中核集团“领航(院士及同等水平)、领军(首席专家及同等水平)、领英(科技带头人及同等水平)、高潜(青年英才计划及同等水平)”“三领一高潜”的四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和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就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技术专家,具有扎实功底的技术人员,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提出了建议。

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柴舸

柴舸董事长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 培育楚天民航人才》为题,分享了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创新发展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以协调发展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以共享发展激发人才创业活力”等民航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志刚

中国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分享了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体系“1-2-3-4-5”目标模式,提出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体系要从“姓党原则、时代特征、价值作用、敏捷反应、高效运行”等五个方面发力。并对建立健全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体系提出了五大举措:建立健全与企业领导人员成长规律相适应的全过程培训制度体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全覆盖的项目体系、体现时代特点的培训教学布局及方式方法体系、符合“两高”要求的培训质量标准体系、强有力的培训组织领导与实施体系。

华为中国政企人才发展部部长李朝军

华为中国政企人才发展部部长李朝军就如何协同高校和企业、持续构建良性人才生态,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打造业界领先的ICT知识服务社区,为ICT人才提供终身学习服务等人才发展的核心课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是引擎,行业需求决定了发展的广度,基础研究决定了发展的深度,而教育则决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亟需大量新型ICT人才,华为作为ICT领域的引领者,一直积极推动着整个ICT产业人才培养的生态建设,目前已与近400所高校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每年为ICT产业链培养学生人才超过3.5万人。华为倡导以“生态+”赋能产业,打通“知识-技能-产能”人才供应链,成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擎。

赴华为松山湖园区对标学习

5月21日,大会组织部分参会嘉宾赴华为松山湖园区对标学习华为公司人才发展最佳实践。华为企业BG人才发展部高级总监薛峰先生从华为的内外部赋能体系的建设历程,华为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以及华为在培训赋能数字化平台规划和建设实践等角度作了主题分享。他从组织、流程、IT平台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华为的人才发展观,并就自己在全生命周期在线学习平台的实践工作分享了经验和心得。

赴华为松山湖园区对标学习

华为流程IT联合创新运营总监郭呈贺介绍了华为人才成长平台——“时习知”,并向奋战在继续教育战线的各位创新者发出了诚挚邀约:在“时习知”平台上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学堂,让不同区域求知若渴的年轻人都能有一个快速提升见识的通道,践行“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香港正版资料全年资料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刁庆军

刁庆军主持时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教育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大势,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如何集聚智慧、激活个体、赋能组织、创造价值?这是我们本届论坛非常关注的话题,大家围绕“创新、融合、赋能”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分享与交流。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论坛,搭建教育机构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共享和合作平台,整合各种高端教育资源,塑造继续教育未来,为客户、学员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服务。



供稿 |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研究院

排版 | 段堃